本次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满祥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范晔教授共同主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樊建勇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黄赞胜教授进行专业分享,众多知名专家参与讨论。
李满祥教授和范晔教授在开场致辞指出,恶性气道狭窄提倡个体化治疗,常用手段包括冷热消融、球囊扩张、支架、光动力及靶向消融等。PTS(甲苯磺酰胺注射液)上市一年多临床开展迅速,积累很多成功案例,期待此次交流可提升医生对新方法的了解和运用,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手段。
会议首个专题为樊建勇教授分享的《化险为夷、绝境逢生PTS腔内注射治疗MACO及肺外周病变的临床探索》。
樊建勇教授围绕复杂病例个体化治疗策略选择进行分享,通过4个复杂病例的成功经验,对患者选择、腔内/腔外病变如何进行PTS注射、PTS与其他方法联用等进行介绍。樊教授认为PTS靶向消融为气道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对于高龄、多合并症或不耐受传统治疗的患者也可使用,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拓展了新思路。
第二个专题为黄赞胜教授分享的《无惧艰难险阻的PTS》。黄教授分享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临床试验病例,同时详细讲解了PTS的作用机制,黄教授认为PTS为气道肿瘤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选择,其安全高效的特点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
讨论环节由范晔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得6名专家,分别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晖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丹教授、昆明市延安医院刘艳红教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唐楠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余林教授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先明教授分别发表了各自独特的见解。
专家认为:PTS作为新的消融手段,适用性强、临床易于操作、应用场景多且治疗效果好,适于普及推广。特别是使用中观察到PTS抑制肿瘤呈现凝固性坏死脱落风险低,以及对周围气道壁损伤小的现象,进一步显示较高的安全性,在个体化治疗策略选择中可以放心使用。
最后,范晔教授对参与分享与讨论的嘉宾表示感谢,肯定了局部靶向消融技术是一项重要进展,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同时,也期待有更多临床研究和探索,进一步规范诊疗操作。